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周边瑞海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整个朋友圈都在关注此事,有新闻直播、有盘点汇总、有救助常识……等等等等,都是围绕事件,表达自己的一份关注。
而与之前灾难发生不同,这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账号上,出现更多的是集体鄙视“借势营销”,怒骂“消费灾难”。
据我观察,朋友圈几千好友,只有其中5、6个做了或者转发了借势这次事件的海报和文章。其他人没有做,难道是因为在这种集体鄙视中,审视了事件、收敛了行为吗?
我认为不是。在灾难面前,应该怎么做,是大家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且在之前的灾难发生中,公众也形成了群体性的反应原则。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海报+LOGO”、“祈福+LOGO”、吸粉文章,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恪守内心的道义和准则。
借势营销,缘何成为众矢之的?
这次,之所以“借势营销”成了群体愤怒的靶心,可能是因为三个问题:
第一,一旦发生热点,朋友圈马上被刷屏。因此,借势营销在近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无用,并引发反感。
第二,刘翔离婚、优衣库事件等,某些企业不加判断、随意借势,导致人们对企业的营销原则产生质疑。
第三,神州专车海报、斯巴达勇士在长安街做活动被抓等案例,常识、底线和营销操守一再被触碰,人们对营销甚至借势营销的是非有了更明确的界限,一旦触碰,负面情绪马上被点燃。
这种借势,万万不可取!
基于以上3点,这次全面抵制灾难“借势营销”,也就能够理解了。这次,在鸡血君在朋友圈发现了3种类型的无脑“借势营销”:
1、海报+LOGO,模仿秀。
上面的朋友,你们可以发一条“清清吧……告诉你一个方法,看看对方有没有删除你”试试看。
关于这种借势方式,鸡血君用万能的大熊16日写的一段话,来回答。
2、传播噱头,打广告。
这是在鸡血君的某借势营销学习群里,朋友发来的。用形成强烈反差的两种事件、两个事物,引发视觉冲突和感受的矛盾,嗯,可以迅速达到“路人转黑”的效果。
另外,16日还出现了一款非常“出名”的借势,一个类型。
3、暗度陈仓型。唉,你以为大家蠢?可我还是一眼看出你的心机啊!
①我看了这位朋友之前发的微信,都没有带位置。偏偏在祈福天津的微信内容中发布了位置信息,马赛克涂掉的是品牌名称。而且,这个祈福,还发了不止一遍。
②说了很多。不传谣、不娱乐、不广告,都是对的,但你为啥在最后加上品牌信息呢,打耳光?
想发声的企业胆战心惊
16日,反借势营销的力度之大,让很多微信运营、品牌公关“闻风丧胆”。下面有两个很有趣的案例:
1、真心想写篇文章,真是吓死宝宝了。
2、这些东西是我们捐的……不是不是不是,不是我们捐的!(你的头像和名字“出卖”了你好么)
3、企业无论做什么,都要被骂。
以上,是应用打开后的界面。很多人说这也是借势海报。鸡血君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这个借势作为广告海报,主动或刻意在朋友圈传播,就是借势营销;如果是企业因突发事件而做出的反应,则是正常的运营调整。
4、当天及14号的线下活动有反应,也会挨骂!
活动时间,是早都确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在固定时间的活动中,增加对灾难事件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正确的,而鸡血君在这两个事件的评论下面,仍能看到称其是所谓的“借势营销”。
呵呵!
企业社会责任和无脑借势,到底怎么分?
以上,都是16日发生的各种现象。实际上,“反借势”呼声中,大家的认识也都很混乱:我看到,有朋友在圈里骂百度,说他们没有把百度关键词“天津”所展示的页面,制作成灰色的。(有动作,是借势;没动作的,也不行)
我还看到某原创微信大号,写了一篇文章,吐槽杜蕾斯:“天天做借势营销,做的那么热火,遇到这么大的事,P都不放”……(有清晰判断不做借势的,也要被骂)
更有16日@妖妖小精发布的一幅漫画,在朋友圈刷屏之后,忽然评论逆转,说妖妖小精在消费灾难,为自己搞话题等等。
据说,上图原照来源于2011年7月14日在韩国首尔南山1号隧道内发生一起出租车爆炸事件。就算妖妖小精把里面韩国消防员的服装换成了中国消防员的颜色,照样挨骂。
那么,遇到灾难事件,企业到底该怎么做?又该如何迎着质疑为自己的初衷付诸行动呢?发扬企业社会责任感,就是借势营销吗?
鸡血君16日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两段话:
而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有几个案例可以参考:
①正确的态度,正确的做法:
②为突出人物,给予尽可能的支持。
③直接说事,既然帮忙,就全部都是干货。
④虽然是帮忙,但是不通过官微发布,免除一定的“广告嫌疑”。
参考以上,那么,下面这张挨骂了的天猫截图,该怎么做?
①去掉以上商品所有的LOGO。
②采购以上部分商品,作为赈灾物资。
③不断获取灾区需求信息,不断补充赈灾物资的品类。
④挖掘灾区与企业相关的内容,比如物流、仓库、快递员等受灾信息,不断发布有关灾区的最新信息,做到真正的关照。
灾难面前,不要借势营销,而要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