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有望成为中国轻型商用车的后起之秀。成立时间不长(才四年),但影响之大,超越了行业,也成为认知度较高的商用车品牌。这与近年来活跃在 “博鳌论坛”、“2014年AEPK”等官方指定用车,同时在“健康快车”、“校车”等公益活动中一直坚持,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有关。今年又被上海电 视台发起的全国地方台联合纪念抗战70周年系列报道组选中,作为《血脉中华——抗战事件和纪念地下巡礼》的专用车。由此可见,上汽大通起步是从做品牌开 始,并用心打造品牌的人文内含,并融入了跨界的功能,率先打破了轻型商用车固化的“卡车”概念。
首先将其城市用途的车辆演化为商用MPV的 形象,切入宜商宜商务功能,变成了城市经济的平台;其次,渗透乘用车领域,以中国人的审美和需求全新开发了G10商务车,实现了产品跨界的飞跃,被誉为 “大大的MPV”被市场所接受;再是,活跃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最典型的就是在北上广机场和华东沿海城市高铁站都能看到G10的身影,与ABB和其它豪车 放在一起展示,同台竞技。尽管用途不同,但在品位和档次上缩短了距离。比如,在北京的T2出口处,常年能看到G10的展示;在杭州东站高铁站G10被放在 候车大厅最显要的地方;在上海T2航站楼的办理登机牌的地方,G10更是享有至尊的展示位置。
用乘用车的方式来做商用车的营销,这是上汽大 通的创举。有人说,这是“牛刀杀鸡”,但效果显著,谁也不会视而不见。其成长性正在产生不俗的表现和回报。如今,在上海街头,上汽大通的身影随处可见,深 入到各行各业,业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并开始辐射到沿海和内地,正在撬动着中国轻型商车市场格局的变化。
由此证明,没有投入的品牌意识和 建设是很难做好品牌,而没有文化和品位的注入,品牌很难站立起来。由此引出的思考是:自主品牌不是做不好,而是缺少好的“厨师”。上汽大通的经验表明,告 别卖车思维,建立文化自信体系,这是摆脱产品营销怪圈的有效途径。未来的汽车竞争谁也回避不了是品牌的竞争。从商用车撕开口子,为自主品牌杀出一条血路出 来,上汽大通的努力值得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