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审批权客户经理说了算,给谁放贷依靠大数据——三大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8-10-18 01:10:47 访问人数:2096

  
    图为:全省农商行把小微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视界网 梅芳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通讯员 占仲文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多方的呼声。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上半年末,我省小微企业法人超过90万户,个体工商户343万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
    全省农商行把小微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多渠道、多途径组织资金,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10月17日,记者从湖北农信联社获悉,截至9月未,全省农商行贷款余额5429亿元,比年初净增57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232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2.8%,比年初净增31亿元。

    流程创新贷款审批权交给客户经理

    跑一趟银行就能拿到贷款?这位“幸运儿”是在宜昌市珍珠路做生意的马先生。
    今年上半年,马先生经营的一家科技公司中标,急需资金进货。因缺少抵押物,又不是宜昌市区本地人,他的贷款申请被多家银行拒绝。一次送货的过程中,马先生看到了三峡农商银行“亲情快贷”微贷产品广告牌,尝试拨通了客服电话,当天客户经理就对马先生进行了贷款调查。第二天,30万元资金打到了马先生账户上。“这效率,真让我大开眼界,而且我只跑了一趟银行就获得了贷款支持。”马先生介绍说。
    贷款的高效率,源自三峡农商行流程创新。
    该银行上收支行行长审批权限,改变过去行政审批模式,将贷款审批权限交给客户经理。由挑选出的客户经理担任微贷业务贷审委员,他们更有经验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在微贷业务贷审会上,承办客户经理直接上会陈述,或通过“视频审批系统”远程陈述。通过集中审批,确保贷款审批的规范化、流程化,又降低了授信风险。客户经理跨过支行行长,直接上报小微金融部审查与审批,这样的扁平化流程,使得小微贷最快可当天放款。

    营销创新不靠人海靠互联网大数据

    发展小微贷款,最大的难处是获取客户难,识别客户更难。三峡农商银行转变思路,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
    三峡农商银行行长薛祚鹏表示 ,“过去发展小微贷款业务,靠的是人海战术,需要大量的人员深入市场、街道、园区寻找客户,成本较高,而且放贷率仅仅3%左右,这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行不通。”三峡农商银行将金融服务入口,植入到宜昌市政府推出的“市民E家”APP、市民使用率最高的三峡晚报微信公众号。同时,自主研发了“移动互联网金融综合营销平台”小程序,打造互联网营销模式。当前,平均每天有150个至200个客户通过线上申请该行贷款。
    与传统贷款做法最大的不同,小微贷款业务更注重借款人还款能力,而非保证人或者抵押物情况。授信依据讲究“眼见为实”,就要求客户经理作风实、执行力强,调查要“细致入微”。也就是客户经理要深入现场,亲自盘点存货、存款、现金及应收账款,并为客户制作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来还原客户财务状况。市场上那些虽然缺少抵押物,但经营前景良好的小微客户,通过微贷业务就能够快速、方便、顺利获得融资支持。

    产品创新打造爆款信贷产品

    “十堰农商银行针对供应商会会员商户,首创了‘商惠通’信贷产品,如今已合作了5年,累计融资达到6亿元。在经济下行时期,真正做到了与代理商、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谈起与十堰农商银行合作的经历,十堰供应商商会会长崔鹰迪说。
    面对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十堰农商银行坚持从实用性角度创新研发信贷产品。十堰农商银行信贷投放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为辖内优质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对百名黄金客户公开授牌,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随借随还”。十堰农商银行与园区企业、管理方签订三方协议,方便未取得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证件的园区制造类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的“园区贷”;通过对账户资金进行监管,向资金流动较频繁的实体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的“流量贷”等。2017年,全行共对367名黄金客户发放贷款27亿元,占全行新增信贷总量的70%。
    三峡农商银行将人民银行征信与互联网大数据有效结合,创新了“易”系列消费类、“快”系列经营类、“兴农”系列乡村振兴类等20多个拳头产品,基本上满足了辖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及工薪族的融资需求。截至9月28日,基于亲朋好友征信的“亲情快贷”微贷产品余额近3亿元,占微贷总额近三成,成为市场上商户最受欢迎的微贷产品。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编:430077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 鄂ICP备13003460号-3

打击非法集资
共创社会和谐
树立理财观念
警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