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上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据悉,在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之一,再一次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申长雨说,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时间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工作,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将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各项工作,要加快形成涵盖授权确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个环节的保护体系,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申长雨透露,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一是要以这次机构改革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契机,积极指导专利商标的综合执法,更好地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二是以《专利法》修改为契机,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升上去,使法律威慑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要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为抓手,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结合起来,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9个这样的中心,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布局。
四是要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让中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对中企和外企一视同仁
发布会上有外媒提问,去年美国中国商会有一个报告称,94%的美国企业认为,他们的知识产权在中国没有受到保护,中国要怎么去改变外界的这种印象?中国现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是为了服务中国的企业还是为了服务外国的企业?
对此,申长雨指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通常会讲“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这四个方面。严保护就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保护就是要构建一个协调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快保护就是提供一种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特别是针对“草根”创客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同保护是对国内企业知识产权和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这是我们基本的原则。
“我们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对大企业知识产权和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对单位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我们也坚持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所以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有任何区别,我们是同等对待、一视同仁。” 申长雨强调。
据悉,去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经达到了286亿美元,逆差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支付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长了14%。
申长雨表示,“中国始终都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一个坚定维护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同时还是积极的建设者。这些年,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进步是巨大的。”
透过数字看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申长雨会上介绍,2017年,各部门各地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一是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二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设稳步推进;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四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五是知识产权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六是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深入开展。
以下可以透过部分数字来看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2017年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1万件,同比增长12.5%,排名跃居全球第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
——2017年受理商标注册申请574.8万件,同比增长55.72%,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累计有效商标注册1492万件。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
——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200.2万件、74.5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5.15%、82.79%。
——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商标行政执法办案量3.01万件,涉案金额3.33亿元;版权部门查处侵权盗版案件3100余件,收缴盗版品605万件;海关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1.92万批次,涉及侵权货物4095万件,案值1.82亿元。
——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720亿元,同比增长65%;商标、版权质押融资金额分别达369亿元、59.8亿元。专利保险金额99.85亿元,同比增长170.6%。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减免专利费用58亿元,减少提交各类材料269.8万份。
——推行商标独任审查制,商标注册审查周期从法定的9个月缩短到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