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2%。
从环比来看,CPI“转正”主要是受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指出,4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上涨0.18个百分点。受清明节和劳动节假期影响,4月份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行社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4%、3.3%和1.7%,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保健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房租和装修费用价格继续上涨,带动居住价格上涨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受鲜菜和猪肉等价格继续下降的影响环比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从同比来看,CPI历经2月、3月的“零时代”后,4月重返“1时代”,且涨幅比3月扩大0.3个百分点。
绳国庆指出,4月份,非食品价格出现较大上涨,同比增长2.4%,影响CPI上涨约1.90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则下跌3.5%,影响CPI下降约0.73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表示,4月份CPI小幅回升符合预期,食品价格跌幅在逐步收窄,未来几个月内基数原因造成的食品价格下跌对CPI的拖累会逐步淡化消失,非食品价格上涨因素会承担更多拉动作用。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就全年来看,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的背景下,下半年CPI同比涨幅随着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明显低于3%的目标,全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PPI涨幅继续回落
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6.4%。
有分析认为,由于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回落,4月份PPI环比涨幅出现10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比涨幅进一步放缓。
此外,翘尾因素也是造成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的重要原因。
据测算,在4月份6.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5.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随着企业补库存周期逐渐走弱,叠加翘尾因素下降的影响,预计未来PPI涨势或将继续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