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信贷数据增长 “逆天” 中小企业贷款依旧艰难

来源:暂无 时间:2016-02-17 09:21:12 访问人数:1523

  1月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但饱受“融资难”困扰的中小企业,并未从中受益。

  2月16日,央行公布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2016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61万亿元和1.37万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元,创下单月纪录新高。2015年1月,同比仅多增1531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银行放贷季节性因素、美元债务置换、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等因素叠加,共同创造了这次历史纪录。此外,市场未必新增了这么多信贷投放,更有可能是原有融资规模在不同融资渠道之间的腾挪,中小企业贷款依旧艰难。

  “哪有那么多新增贷款,不出坏账就不错了。”招商银行一名信贷员告诉腾讯财经,银行年初都是冲“开门红”,但他们选择放款给老客户,新增贷款客户很少,据他介绍,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取压缩退出的策略,因此中小企业新增贷款金融实际在减少。

  在上述信贷员看来,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肯定会导致银行贷款的增加,只不过新增的贷款大部分投向了大型基建项目,“所以信贷总量的增加,和中小企业贷款越来越难,是同时存在的。”他总结道。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战略规划室经理杨驰对腾讯财经表示,每年一季度特别是1月份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高峰期,由于贷款规模受资本充足率、合意贷款等多重限制,早投放早受益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收益的普遍选择。

  杨驰也提到,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量超预期,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去年受贷款额度积压的部分项目贷款,集中到今年年初集中投放,导致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06万亿元。

  无独有偶,在2月16日同一天,央行联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主旨之一就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其中提到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长期贷款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等等。

  除此之外,民生固收团队认为,受美元升值影响,部分企业将美元债务转换为人民币贷款以收缩外汇风险敞口,应对贬值预期。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727亿元,同比少增1939亿元。在杨驰看来,这并非新增融资,而只是原有融资的货币币种转换。

  杨驰还提到,受治理影子银行、规范同业业务等因素影响,表外融资转表内的趋势仍在持续。这实际上也是存量融资规模在不同融资渠道之间的腾挪,而非新增融资。

  民生固收研报指出,金融数据增长超预期,主要源于置换美元债务,项目储备集中释放和季节性因素,考虑到实体回报率下降,风险溢价上升,资产荒现象没有有效缓解,新增信贷的放量并不代表实体企稳。

  信贷数据接下来走势如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测,2月份新增信贷会有较大回落,预计全年信贷增速在14%左右,新增信贷超过13万亿元,投向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一是稳增长,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调结构,主要是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惠民生,主要是居民消费贷款和按揭贷款。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编:430077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 鄂ICP备13003460号-3

打击非法集资
共创社会和谐
树立理财观念
警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