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漠天山,湖北企业来了

来源:暂无 时间:2015-08-14 15:52:53 访问人数:2505

  8月6日,湖北景天棉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培与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敲定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2亿元,建成30万锭纺纱生产线项目。

    这是继去年襄阳汇源、湖北孝棉分别落户博州精河县建成纺纱生产线10万锭和阿拉山口市建成纺纱生产线20万锭之后,由省经信委“牵线搭桥”的又一纺织生产项目在新疆博州地区落户。

    热烫烫的产业援疆背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催生鄂博两地产业融合。

    8月6日至11日,省经信委组织十堰金鼎实业纺织、湖北景天棉花产业集团、湖北天门纺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慧聚太阳能电力公司、湖北生态投资公司等26家企业,走进新疆博州和第五师双河市,结亲戚,寻合作,谋共赢。

    八月的新疆热浪滚滚,迎面而来的,还有当地干部如火的热情和经济发展的滚滚热潮。连日来,代表团马不停蹄。

    访园区,项目如火如荼;看口岸,货物往来繁忙,特别是湖北工业园、荆楚工业园、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诱人的投资政策,企业家们纷纷感叹,很兴奋,很冲动,浑身是劲,有一种投资的激情。

    座谈会上,企业家门与州政府、兵团以及直接提问,“用地怎么优惠”“税收如何减免”“电价比内地低多少”“用工难不难”,企业家们问的最多,最关心的是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当一个个问题,化为诱人的数字后,大家现场扳起指头,算起了细账。一次次座谈、一次次实地互动与对接,一次次真心交流,增加了合作的冲动。

    “政府通过产业援疆为我们搭好了舞台,让企业捕捉到了自身发展的机会。”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该行业龙头老大,董事长沈方勇如实说,湖北纺织产业2年不到,就有3家企业落户博州,这在全国也是少见,实现了鄂博两地同样作为全国棉花主产区的优势互补和叠加,湖北纺织行业如凤凰涅槃,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在鄂州市恒基矿山机制造公司董事长周家平看来,到新疆投资兴业,不仅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也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他希望早点融入“一带一路”,在矿产深加工等领域有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

    九棵松工贸集团总经理吴天长出发前,就从网上等各种环节,对博州和五师双河市的资源、产业、项目做足了功课。“公司小五金、小电器销往中亚和西亚,能不能把工厂搬到这里,通过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便捷销出去。”这些天,他都在琢磨这个问题,厚厚的投资指南上被他做满了记号,“带回去和公司高层仔细研究,还会再来。”

    产业互动,优势互补,助推新疆产业较快发展。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曾向阳表示,省经信真心为企业服务,促成一批一批企业联姻博州,一批批对口援疆项目付诸实施,赢得了博州各界的好评。曾挂职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现任博州副州长的陈洪对湖北产业发展状况颇有一番见解,他说,湖北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到博州寻求发展不失为良机。而湖北省经信委引导湖北企业到博州寻找商机,为企业搭建了十足的平台。

   “多看看,多走走,多谈谈,多了解,算好账,做好可行性研究。”此次带队的省经信委副主任刘进文表示,湖北省经信委将产业援疆作为重要途径,积极引导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希望湖北企业抢抓机遇,寻找新的发展。

    鄂博两地产业互动已孵化累累硕果。自2009年以来,省经信委领导非常重视产业援疆,把产业援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已连续6年组织湖北100余家企业赴新疆举办产业合作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涉及工业产业的方方面面。经省经信委直接协调的就有20多家企业在新疆投资,投资额达500亿元,新疆昭君故里酒业、博海水泥、九州方圆、楚星能源、平云工贸等企业在博州已形成气候,而纺织产业的纷纷落户将成为博州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编:430077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 鄂ICP备13003460号-3

打击非法集资
共创社会和谐
树立理财观念
警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