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壮腰工程,围绕工业振兴,市经信委积极组织所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和市工业学校立足开发区企业加强校企合作见实效。
一、合作成效。今年以来,市经信委所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和市工业学校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加强与开发区企业的合作,为企业输送了200多名高素质劳动者、职业工人;两所学校还拟与我市美的、恒隆、环宇、达雅化工、长江镍业、四机赛瓦等几十家企业联合达成开办冠名班的意向,建立校企职业工人培训直通渠道,来缓解我市部份工业企业的用工难题,受到本地企业的欢迎。
二、合作模式。为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企业建设,市经信委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拟定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与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工业学校与荆州区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为更好地加强校企合作,2011年8月,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发挥新校区地处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办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的优势,经过认真研究,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全面与美的公司协调对接,选派最优秀班主任全程带队,挑选两个优秀班级的同学参与,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创与美的小天鹅电气公司合作新模式。通过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每隔一个阶段都要到企业进行劳动实践、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把培养学生与支持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效果。荆州市工业学校成立了由学校和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推进委员会,面向开发区、面向企业,以学校引进企业模式、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的形式,与我市开发区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每年可为企业培训员工2500多人。
三、合作建议。校企合作育人,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为企业积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既彰显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委所属职业学校开创“工学结合、联合开办冠名班”等校企合作模式,为我市职业学校走出了一条共赢的校企合作特色之路,为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机制、政策、资金引导等方面加强对职业学校的帮扶,促进我市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壮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