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就业的主力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湖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通知》的有关要求,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联合评估组作为受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2022年首次对省内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估。主要情况如下:
一、评估工作情况
(一)是科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参照工信部对全国36个典型城市开展评估的考察指标,结合省内各地中小企业发展实际,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五个维度进行评估。
(二)是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评估工作通过政府部门数据填报、企业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暗访、第三方穿行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实地调研了16个市(州)政府有关部门、43个区县、481家企业,线上调查905家企业,暗访22个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及36家企业。
(三)是分阶段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工作时间为2022年4月至12月,按照评估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与培训、实地调研、数据整理与评估报告撰写、专家评审及成果验收五个阶段计划有序进行。
二、评估主要结论
(一)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排名
根据本次评估报告的结果,湖北省16个市州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指数得分在0.1111到0.4562之间。宜昌、襄阳、荆州位居前3,分别为0.4562、0.3773和0.2833;鄂州、黄石、十堰紧随其后,分别为0.2729、0.2408、0.2259。综合得分超过平均值以上的市州有7个,9个市州综合得分居于平均值以下。各参评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得分情况如下:
1.是我省发展环境整体明显改善。近年来全省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举措,企业获得感普遍增强。评估数据显示,与上一年度相比,认为5个环境维度“明显改善”和“略有改善”的企业均超过78%,发展环境整体持续向好。同时需要看到,评估数据表明我省总体发展环境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各地发展环境水平与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相比仍然不高,16个市(州)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2159,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的环境优化工作仍需加强。
2.是各市(州)发展环境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大。从绝对差距来看,得分排名第一、第二的市(州)得分为排名靠后的市(州)的3-4倍。从内部差异来看,16个市(州)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指数及五个维度的变异系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法治环境和融资环境两个维度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上。16个市(州)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整体水平和不同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
(三)分地区分析
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正态分布区间标准,评估组将16个市(州)分为三类地区。
1.第一类(优秀)地区
宜昌、襄阳、荆州、鄂州、黄石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指数得分位居前5位,发展环境相对良好,能够为其他市(州)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宜昌、襄阳、黄石在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就比较明显,但在法治环境维度的指数得分较低;荆州在融资环境和法治环境两个维度的表现较好,但在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两个维度表现出不足;鄂州在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两个维度的排名位居前列,但在融资环境和创新环境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2.第二类(良好)地区
十堰、咸宁、荆门、孝感、恩施、黄冈、仙桃7个市(州)综合指数得分在0.14以上,发展环境在省内处于相对居中的发展态势。十堰和咸宁的五个维度相对较为均衡,各维度指数得分排名均在前十;荆门的短板集中在法治环境建设维度,其他四个维度发展相对均衡;恩施、孝感在法治环境建设方面排名靠前,在创新环境和融资环境建设维度也表现良好;黄冈、仙桃分别在融资环境、市场环境维度表现良好。
3.第三类(一般)地区
潜江、神农架、随州、天门得分在0.14以下,为第三类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潜江的融资环境指数得分排名比较靠后;神农架、随州、天门在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维度方面各有亮点,但与其他市州相比,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分维度分析
1.市场环境维度
近年来,全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企业开办两个环节、一天办结、零费用的“210”标准,采取“清、减、降”专项行动等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来激活企业发展活力,成效显著。评估数据显示,市场环境总体满意度为83%,市场准入满意度为80%,公平竞争满意度为82%。大多数企业对于我省市场环境表示满意,各地区总体市场环境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其中鄂州、宜昌、咸宁市场环境评分位居前三。从五个维度横向对比看,市场环境指数在五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各地市场环境的优化空间仍然很大。
评估中发现,69.97%的企业开办时间都在4天以内,有46%的企业表示能够在1-2天完成注册工作,有81.74%的企业表示本地区市场准入便利度有所改善。参评企业中,仅67.62%的企业认为水、电、气资源支持情况有所改善,在整体维度中评分最低,有61.33%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情况变差。我省当前中小企业用能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问题比较突出,要素保障有待加强。
2.法治环境维度
各市(州)积极落实,不断畅通企业维权渠道、及时响应企业诉求,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度、优化地区司法服务工作来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86.39%的参评企业认为本地区法治环境得到改善,其中43.14%的企业表示明显改善。鄂州、恩施、荆州法治环境评分位居前三。
从首尾得分差距看,法治环境指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市(州)是排名靠后的8.56倍,各市(州)法治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超过16%的参评企业认为在“企业家人身权及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参与诉讼便利程度”等6个维度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少数企业认为有所恶化。
3.融资环境维度
2021年以来,各市(州)围绕企业融资拓面增效、降低成本、发挥合力、强化保障等多方面采取举措,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82.85%的参评企业认为本地区融资环境相比于2020年得到了改善,其中40.91%的企业表示明显改善。宜昌、荆州、襄阳融资环境评分位居前三。
从首尾得分差距看,融资环境指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市(州)是排名靠后的11.04倍。从内部差异来看,融资环境变异系数是5个一级指标变异系数最大的。各市(州)之间融资环境呈现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评估显示,18.78%的参评企业反映当前还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大中型企业拖欠本企业账款的问题。
4.创新环境维度
在5个一级指标中创新环境指数得分均值最高,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成为全省共识。宜昌、襄阳、十堰创新环境评分位居前三。
从首尾得分差距看,创新环境指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市(州)是排名靠后的3.63倍,低于综合指数得分首尾两地之间差距。从内部差异来看,创新环境变异系数为5个一级指标变异系数中最低,表明各市(州)都积极致力于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发力,并初具成效。
5.政策环境维度
各市(州)普遍重视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9.37%的参评企业表示本地区政策环境较以前得到改善,其中45.75%的企业表示明显改善。襄阳、宜昌、黄石政策环境评分位居前三。
从首尾得分差距看,政策环境指数得分排名靠前的市(州)是排名靠后的17.32倍。从内部差异来看,政策环境变异系数高于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各市(州)之间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政策设计、执行、落实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各地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经验做法
(一)是重视加强“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与知识产权服务”环境。宜昌、荆州升级企业开办“210”标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市覆盖,深入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襄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清除限制准入、指定交易、违规优惠奖励等市场壁垒,从源头上促进公平竞争,开展7类18种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鄂州、咸宁推进商标申请受理窗口规范化建设,成立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宣传部等,实现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机制。
(二)是重视做实“双千”服务为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推进“双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整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了涉企诉求“一口”受理的工作机制。黄石、十堰将涉企服务事项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集中,通过推行“四个一”服务模式,服务“一网”覆盖、政策“一键”直达、诉求“一口”受理、成果“一窗”展示,着力为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三)是重视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各地纷纷从组织领导、梯度培育、专题培训和奖补扶持等角度制定措施。宜昌、襄阳等地明确培育目标和方法步骤,形成了与国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有机衔接的培育体系。黄冈、随州等地全面摸排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健全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对目标企业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做到“一企一策”。荆门、孝感积极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工作线上线下专题培训活动,对网上申报程序和相关申报事项进行专题辅导。黄石、十堰等地研究制定奖补措施,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包保服务机制,积极帮助解决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四)是重视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多地注重从政策精准化差异化、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鄂州出台再贷款贴息政策,形成“央行再贷款+财政贴息”的支农支小模式,将“楚天贷款码”推广运用纳入市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内容,持续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度。潜江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作用,用足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投放优惠利率贷款。
(五)是重视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设。仙桃等地依托各级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构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试点。咸宁、天门等地科学规划全市量传溯源体系,统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服务与保障能力。神农架大力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的申请和认证,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六)是重视推进中小企业“降收费”专项行动。各地通过设立工作专班、开展政策评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降收费”专项行动。荆门开展税收优惠政策评估,从企业的基本状况、政策优惠享受情况、主要困难和诉求等方面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分析,选取小切口精准突破,切实为小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恩施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评估,综合各方信息掌握企业税负总体变化和各项政策减负情况。
(七)是重视健全中小企业人才服务体系。多地围绕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两方面建立人才服务体系,在实施人才创业保障、住房保障、生活保障政策的同时,强化人才培育和平台建设政策,为当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供给。荆州高标准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新高地,建立招硕引博“超常规”激励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引进产业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和创业英才。
此外,评估中也发现部分市州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市场发展不充分、产业生态待优化,跨域执法协作难、法治环境需加强,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与放贷难矛盾并存,配套优质服务欠缺、惠企政策集成落地不够,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
2023年我省将继续开展发展环境评估工作,并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