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农场,天门高新园,天门工业园,市政府各部门:
为确保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工作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和平稳运行,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鄂政发〔2013〕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监管环节、明确部门责任,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充实和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建立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
(二)总体要求。
1.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机构、队伍和技术资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强化和落实监管责任,着力解决食品药品监管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并存的矛盾,实现全程监管无缝衔接。
2.突出重点,加强基层。合理布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资源,推动工作重心下移,重点加强农村、街道、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监管能力建设,构建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基层监管工作水平。
3.科学规划,精干高效。按照盘活资源、挖掘潜力的要求,合理配备和充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力量,促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信息、监测、检验、科技等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避免重复建设。
4.落实责任,认真实施。各监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了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防范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将食品安全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商务部门酒类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承担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二)整合监管力量。将市工商部门及其基层派出机构涉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市卫计委划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市质监部门涉及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市商务部门涉及酒类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足够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行职责。
(三)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在整合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计生、商务等部门现有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基础上,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工作需要,吸纳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和监管工作流程,加强监管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监管效能评价机制,提升科学监管水平。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检验检测和产品追溯等技术支撑,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技术支撑平台,逐步实施食品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市政府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公用经费和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电子监管等必需的工作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按照国家规定的配备标准尽快配齐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仪器,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基础设施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切实改善监管执法条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整合技术资源。按照“提高现有能力水平、按责按需、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整合卫生计生、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技术资源,科学规划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市政府将有关部门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机构、人员、装备和相关经费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将制定市公共检验检测建设方案,全面整合市有关部门检验检测资源,建立综合性的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作为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推动各类检验检测人员和设备的统筹使用,检验经费的统一归口管理,检验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安排,检验任务的统一部署实施,提高检验检测整体水平。
(五)健全基层管理体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充实基层监管力量,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填补基层监管执法空白,确保食品和药品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都得到加强,加快形成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在乡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监管执法人员数量根据所在乡镇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等因素配备,原则上人口5万人以下的,人员编制4—6名;人口5万人以上的,人员编制6—8名;人员编制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乡镇卫生院、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富余的行政事业编制中调剂划转,不新增人员编制。在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配备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可聘请村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担任,并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工作补助。密切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与监管执法队伍的衔接配合,全面推进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支持农贸市场检验检测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经费。
(六)强化行业自律作用。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医药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食品医药行业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三、落实监管责任
(一)地方政府负总责。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对辖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职责,在农村村组和城市社区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在市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切实抓好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和改革配套政策落实,统筹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调整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措施,实行社会共治。
(二)监管部门履职尽责。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监测,严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农业部门要加强畜牧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食用农产品从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乡镇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监督、协调职能,完善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综合监管措施。建立生产者主体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诚信意识,督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细化并落实主体责任。
(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有关工作,形成监管部门之间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质监部门要加强食品定量包装、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要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活动的监督检查,严惩违法广告行为。住建部门要督促建筑工地食堂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规定。教育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负责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城管部门要做好食品摊贩等监管执法工作。粮食部门要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督检查。公安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设立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侦查机,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四、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各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期待高,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切实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原则上要在2014年6月底完成。
(二)确保平稳过渡。各乡镇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改革过渡期间的监管职责落实工作,防止出现监管空档。改革过渡期间,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和药品监管责任仍由原系统承担,并按既定部署做好相关工作。严禁改革期间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不按要求履行职责。对不认真履责、监管不到位,出现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人、财、物的划转工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关职责调整、机构整合、人员编制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划转等问题,由市编委另行发文规定。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平稳过渡。
(三)严肃工作纪律。市直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人事、财经纪律,及时划转人员、编制和经费。严禁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花钱,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四)加强宣传指导。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改革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重大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市编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及时掌握和研究解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天门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