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是综合普惠科技金融平台。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秉承普惠、科技、创新、综合的理念,打造了底层统一,用户导向的共生系统,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支付、征信、融资、社区金融等服务。
连续6次创业成功的黑马
拉卡拉的董事长兼CEO孙陶然号称“国内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曾经在广告、公关、媒体、电子产品、金融服务、基金等多个行业6次创业,均业绩不俗,创办了包括拉卡拉、蓝色光标、考拉基金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
孙陶然也是畅销书《创业36条军规》的作者,该书销量超过百万册,被誉为中国的创业圣经。
在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孙陶然是一个是创业的忠实信徒。孙陶然从1991年毕业就不断地参与各种企业,过去24年,总共创办了6家企业,每一家所隶属的行业都不一样,但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还算做的不错。
在孙陶然看来,创业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一个从无到有都是历史的进步机会,每一个能够生存并发展的从无到有都会推动历史的进步。即便有些不适合的人投身到创业之中失败了,他们的试错对于后来者而言也是一种进步。
作为一个创业22年的老兵,孙陶然大半辈子都在和“创业”打交道,在他手上走过的项目有中国第一份DM杂志《生活速递》、亚太第一大公关顾问机构蓝色光标、商务支付业务“商务通”、综合普惠金融科技平台拉卡拉等。这些项目、案例被不少创业者奉为经典,有的甚至被北大光华、中欧等商学院作为营销案例纳入教科书。当一个项目进入平稳期、成熟期后,孙陶然就会把项目交给合伙人,然后“去开辟一个新战场”,“这是我想活成的样子”,他说。
梦想把五类企业做完
“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行业持续创业呢?”
“因为我想在退休之前把所有类型的企业都做一遍。”孙陶然把企业分成了五种类型:乙方公司、媒体公司、硬件产品公司、服务类公司和投资公司,在拉卡拉之前,他已经走完了计划的三步;拉卡拉之后,是否有时间完成“投资”这最后一步,他也不知道,但如果拉卡拉内部孵化的“考拉基金”也算的话,孙陶然现在已经完成了自己当初的梦想。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孙陶然就去了民政部下属的四达集团工作,从事广告业务。几年后,他与《北京青年报》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大众媒体电脑专刊——《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周刊》。从此,孙陶然就开启了自己连续的创业生活。
“你们都很想听我创业过程中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但这种事儿确实不多,能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可能不方便谈。”孙陶然说,拉卡拉之前的创业,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还算平稳,真正让他“揪心”的还是拉卡拉。
2004年,在“商务通”业务逐渐平稳后,孙陶然就开始琢磨往下一个领域去创业。有感于当时银行服务类别较少、金融服务并不完善,他就想在这个领域试试。“当时跟朱立南(联想控股总裁)和雷军(小米创始人)一起商量,认为金融服务是未来的趋势和潮流,刚好那时候电子支付刚刚兴起,我们就选择了从支付这块做。”
在创业的路上走了这么多年,孙陶然清楚,每个行业想做成都需要很强的资源辅助,特别是跨行业进入的时候基本就是从零开始。做拉卡拉的时候,他也预想过种种可能会遇到的门槛,也做了一定的准备,可最后他发现,还是低估了门槛。
“当年确实没有想过拉卡拉会做这么长时间,也考虑到这个行业门槛很高,但是没有想到门槛这么高,因为它涉及到大量的监管、资金和技术。”孙陶然做《电脑周刊》和“商务通”的时候,跟IT行业的大佬都有或多或少的交情,可是做拉卡拉时,“我连任何银行的支行行长都不认识”,而金融产品连通性强,推出任何一个服务都必须接入银行,两眼抹黑的情况下,想去获得银行或者是业内同行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
拉卡拉从初创到现在已经13年了,可孙陶然始终觉得公司没有稳定下来,这是前几次创业没遇见的情况。过去,他认为把一家企业“做完”花七八年时间就够了,而创立拉卡拉之后,他觉得一家成功的企业至少需要十年的积淀。“你现在看BAT,包括京东,它们IPO(首次公开募股)都是(创业)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持续创业过程中,孙陶然时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从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突然变成了行业新人,往往拿捏不准。”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企业初创时需要“小公司小做”,但是成功过的创业者往往掌握不好,经常“小公司大做”,“做过很成熟的企业,知道初创企业五年后会怎么样,所以常常想加速发展,拔苗助长的后果就是跌一个很大的跟头,然后回来补课。”孙陶然说。
把拉卡拉当做终极企业来做
孙陶然介绍拉卡拉会成为一个共生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共生系统,共生系统首先是个大的生态系统,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应该是全牌照的。
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是独立发展的,以独立的长成参天大树为目标,不是谁是谁的辅助、谁是谁的红花、谁是谁的绿叶。
第三个特点是,母系统会为子系统提供共同的一些营养、土壤、水分,来促进它的成长。我们讲五个统一:品牌、用户系统、账户系统、支付系统、生产系统统一,每个子系统不是独立战斗的,你上来如果每个子系统要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你不需要从种地开始一起做,你只需要做前端,针对用户端,所以母系统会为每个子系统提供共同的生存的土壤。
第四个特点是,我们促进子系统之间的互相的协同,但不封闭,我并不是说你只能内部人给内部人服务,不是这样的。我的征信可以为蚂蚁小贷提供征信,我们的小贷公司可以使用芝麻信用,这就是促进相互的协同,但绝不封闭。
这四个特点是共生系统的特点。
像孙陶然他们的证券公司,那就是联想控股去发起了证券公司,拉卡拉作为第三大股东参与。参与之后,等于在证券这个主体里边,孙陶然他们就有了他的血脉,就变成他共生系统中的一个分子。共生系统并不是说100%是我的或者我控制的,只要是他有影响力的就行了。因为有了这种血脉,孙陶然他们相互之间的协同和配合会更好,他也更有所依托。
更主要的是通过参股的方式,输出影响力的方式来打造这个共生系统。这个有点像腾讯,腾讯现在有一点是这样做。孙陶然他是比较喜欢罗马方式,拉卡拉是罗马方式,而且孙陶然他们更强调共生系统。共生系统最核心的特点是谁都不是谁的红花,谁都不是谁的绿叶。
2004年年底,孙陶然获得联想、雷军等第一轮融资200万美元。
但孙陶然刚开始创办拉卡拉的时候,拉卡拉的业务并不是太清晰,甚至走了近两年的弯路。
2007年3月,他终于完成了第二轮800万美元的融资。但投资人同时在协约中明确规定,拉卡拉必须全力进入便利店,否则就不投。现在看来,当初的这个约定让拉卡拉明确了目标,开始了快速发展。
孙陶然透露,现在拉卡拉每天的交易量就达10万多笔,已经是连续18个月环比增长在30%以上,“未来3年我们计划至少在全国铺设5万个拉卡拉网点”。
截至去年年底,拉卡拉业务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20多个城市,进入了1.5万家便利店。
如此惊人的业绩和发展态势,也是当前拉卡拉备受风投青睐的缘故。
在孙陶然看来,做一个赚钱的公司很容易,但把一个公司做大做成品牌,做成一个事业,然后能够持续地发展,这事真的太难了。
“下面是一个团队,大家都跟着你;上面是投资人,大家都在看着你;对我而言,必须把这事做成,尽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孙陶然说,拉卡拉的出现,本来是一件为百姓服务的好事,现在是把好事变成了好的商业模式,“我希望拉卡拉是我最后的一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