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发人才在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8-06-11 访问人数:2596

 武汉高校众多,很有发展潜力,人才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好。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

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此次视察湖北期间,总书记也反复讲到这个问题。核心技术背后,离不开人才的强大支撑,核心技术人才的获得有哪些途径?如何不断壮大这支队伍?

成德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要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而不是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来实现,意味着要实现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变。在现代社会,技术创新不再是“碰巧”发生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有意识长期投资的结果。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条途径是正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另一条途径就是依靠自身力量,开展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追赶阶段和科技“跟跑”领域,我国还可以依靠国际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来促进技术进步,但在核心技术和科技“并跑”“领跑”领域,不得不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如何拥有更多“国之利器”?当前,我国一方面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瞄准当今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无论是“跟跑”还是“并跑”“领跑”,都离不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裕,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各地应切实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当然,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人才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我国在建设人才队伍时,也要有全球视野,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吸引各类海外优秀人才的磁场。

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气象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讲到了武汉高校众多,有发展潜力。一定程度上说,潜力意味着还没有完全变成现实的基础和条件,也意味着上升的空间。进一步把潜力变成实力、变成优势,湖北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成德宁: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更新人才观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既需要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既需要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创业型人才。湖北在人才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树立“大人才”的观念,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医师等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以及掌握独特技术诀窍的技术工人。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难点,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则会驱使人们盯着错误的方向,甚至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效果,让真正的人才发挥不了作用。要打破“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的人才评价体制,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的新机制。

创新人才聚集的机制。现在,人才聚集和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竞争力和活力越强的地区,为人才创造的发展机遇也就越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同样,人才聚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越大,就更容易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到此聚集发展。湖北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一手抓人才引进,以人才聚集引领产业发展;一手抓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聚集,走一条以招才引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形成人才和产业聚集自我良性循环的“滚雪球”效应。武汉市与在汉高校联合举办多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系列专场活动以及“城市合伙人”计划,是人才聚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具有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产权天然属于个人,是一种“主动资产”。土地和资源无需激励,机器设备也无需激励,只有人才,非激励不可。湖北不断聚集人才,关键是要根据人才的需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入股、技术入股等方面改革创新,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作为生产要素依据其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着力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样一种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气象,让更多的创新、创造在湖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更新人才开发利用的方式。湖北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如何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改变人才“养而不用”“隐性智力外流”的状况,是人才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所谓隐性智力外流,就是指人才虽然还留在湖北,但他们并不把精力集中在研究当地产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上,他们的科技成果也不在本地进行转化。湖北武汉现有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层次的人才数量不少,但这些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在产业一线创新创业的还不够多。打破体制机制界限,引导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积极投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才能让人才流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做好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

记者: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对人才工作多有着墨。一段时间以来,湖北各地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想了很多办法,制定了不少措施。但各地在区位因素、发展水平等方面有别,真金白银的“人才新政”之外,人才工作如何契合地方现实,在打基础、谋长远中展现勃勃生机?

成德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制约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大幅度减少,人才和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个地区的自由度大大增强,每个城市和地区都在为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些生产要素开展竞争。哪个城市能够吸引和聚集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些生产要素,哪个城市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迈上崛起和发展的道路。

目前,全国城市正在开展一场人才争夺的大战,纷纷出台各种“人才新政”,以吸引和聚集高素质人才。湖北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既要有短期的措施,根据发展的需要,直接引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也要做好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这类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需要始终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这个中心环节,引进资金、项目和产业,为各类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全面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涵养新型政商关系,创建商业友好的投资环境,形成创新的氛围,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居留、出入境、落户、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的生活便利。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编:430077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 鄂ICP备13003460号-3

打击非法集资
共创社会和谐
树立理财观念
警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