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超市,巷子里的小卖部,高楼大厦里的公司,还有大量制造各式产品的工厂……这些活跃于市场中的“经济细胞”,在经济专家和管理部门眼中,就是所谓的“市场主体”。
主体有多少?赚钱能力如何?市场主体的这些情况,汇集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市场主体的数量、类别变化反映经济活跃度。市场主体分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类。其中,按照公司化运行的企业类市场主体,对于拉动就业、创造税收、带动经济发展最为关键。
5月31日,全省市场主体扩量提质推进工作会在宜昌召开。会上公布的两组数据耐人寻味。
一组让人欣喜:截至2017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49.5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8.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5%、29.1%,增幅创近年新高,总户数位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二。
一组引人深思:截至2017年底,企业类市场主体105.9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23.24%,不到四分之一,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4个百分点,占比位列全国第19位。企业户均注册资本700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0多万元。
这意味着,湖北市场主体块头较小,“正规军”比例低。
“从1978年到2012年,34年间全省企业数量才50.9万户;而2013年到去年9月底,不到5年,企业数量就新增50万户。”在省社科院博士后、副研究员夏梁看来,湖北企业基数小、基础弱,这几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
但省工商局总经济师王志军认为,近年来我省以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市场主体虽然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国市场主体排名大致与GDP排名相同,但全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少,个体户多,企业总量和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等问题突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保守有余 开拓不足
为何湖北市场主体中,个体户多而企业少?
省工商局局长王永高坦言,从内因来看,是文化属性问题。湖北历来是农业大省、教育大省,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士、农、工、商”观念根深蒂固。湖北也是鱼米之乡,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想法浓厚,相比较于江浙沿海地区,缺少市场弄潮的勇气和能力。“个体户远远多于企业户数说明了这个问题。”王永高表示,个体户是定税制,经营好坏只需要交定额税款,而注册成企业需要增加财务、税收、场地等诸多成本,面对市场的风险更大。“这些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人做强做大的意愿不强烈。”
王志军表示,从市场开放的角度看,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都是放开的,且各地都在大力招商引资,只要在湖北注册的企业都算湖北企业,这也包含了大量招商引资企业。资本愿意往哪里投,这里面有个绕不开的原因就是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市场主体中企业类占比最高的是上海,超过八成;其次北京,超过七成;天津、广东等地也超过四成。“与经济活跃程度成正比,上海是中国自贸区的发源地、广东是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前沿。”王志军表示,这些地方的经验表明,必须用“放管服”改革换来市场的活跃。
反思湖北,市场活跃度够不够,产业配套完不完善,企业经营成本高不高,这些都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指标。此前,第三方出具的全省首份《商事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湖北各地平均得分87.52分,“属于中上水准,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扩量提质 未来可期
所幸的是,做多、做强、做大企业类市场主体,眼下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传清表示,做实市场主体扩量提质,要突出民营经济发展。在积极促进民间投资的同时,要加大对自主创业、招商引资的扶持力度。在已有个体户存量中,鼓励“个转企、小升规”,推进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数量“双增长”,实现企业户数在主体总量占比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要坚持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地方特色小镇、创业基地、民营园区、开发区建设,支持“四新”经济发展,优化上市企业、后备梯队所需的政策、金融等服务,为企业强筋壮骨提供强力支撑。
在鼓励个体户转企业方面,省工商部门出台鼓励政策,“个转企”时可保持原有字号不变,维护原有品牌效应;省税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鼓励政策:税负保持定额3年,超过的部分先征后补;资产转移不按交易收费,只按过户收费。
“近年来,全省每年都有几万户个体户转为企业,”王志军表示,虽然少,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化属性问题也并非无解。”王永高表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口的自然流动,湖北在与外界的融合中很多问题会得以解决。
武汉不用多说,荆州是全省在校大学生仅次于武汉的城市,截至目前,该市大学生创设市场主体5890户,直接从业大学生1.9万人,带动就业创业2.3万人。
年轻一代创新创业的热情,比上一辈明显高出很多,这就是湖北经济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