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创”变成了“三创”。——除了“创业”、“创新”,新增“创富”一词。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谓“创富”;健全创业体制机制,激发全民创业激情,是谓“创业”;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谓“创新”。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22处提及“创业”,并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指出“要激励人们“创新”、“创业”、“创富”。这一表述的变化,深层体现的就是“共建共享”的施政理念:全员参与、机会均等、公平正义。
什么是财富?它不仅是金钱的数字叠加,更代表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意味着今天的成功,更意味着未来的发展。从“双创”到“三创”,新增“创富”,背后有何深意呢?
对企业和创业者来说
“创新、创业”是在做事层面,“创富”则是分配层面。“创富”讲究收入合理公平分配,让拥有技术的双创人员能根据贡献得到相应回报,有更加均等的机会去创造价值。
告别耻于言利的时代,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创业创新创富,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对一流的企业和创业者而言,以“创富”为目标无可厚非,但“创新”仍然是核心价值驱动。
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创业者,无不在追求科技自我突破的同时,带来颠覆式的外溢效应。
只有企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激发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才是创业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社会分配层面
“双创”的重点是要找到有效的渠道,把创新、创业的行动转为创收、创富的成果,把创新的点子、虚拟的财富变成现实的财富。
创富,不是狭隘的创业者将创意变现的“小富”,更是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进步、提供认识盈余、提高生活品质,藏富于民、普惠民生的“大富”。
创业创新也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圈内游戏”,而是旨在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号召更多人参与创富和共享的过程,唯有如此,创业创新才能奔腾不息,每个人才能平等共享实现梦想、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
经济成长层面
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需要仰仗改革创新红利的持续释放。
曾有声音质疑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却没有看到,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另一个红利正在崛起。
一个人创业创新,都可以搅动起创业生态的浪花,全社会鼓励创业创新,场景是何等波澜壮阔?
创富靠的是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不仅需要“金点子”,也要有适合“金点子”生根发芽的土壤,才能结出“金苹果”。
过去,政府简政放权,为创业创新提供平台和政策,以政府自身的痛换取企业发展的爽;未来,要求政府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好服务之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氛围。
例如,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由选择权,最终实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的发展局面。
创新创业热潮的背后是创业者的乘势而起和政府的谋势而动,因此今天的“三创”是一种顺应历史、顺应时代的大潮流。以创业创新激发“创造力红利”,以卓有成效的创富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转型焦虑,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就能为经济转型升级驱动强劲的新引擎。
长按二维码一起 dream 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