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能否普及?机器人又会颠覆谁?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国内知名创业导师、投资人等日前在一场被称为中国“巴菲特午餐”的创投“天使晚宴”上逐一释疑,透露出“双创”新阶段的新动向、新信号。
再迎“春天”?
“创业者会认同创业融资没早前那么容易了,项目估值也没那么高了。但这就好像是一年四季,夏季火热创业融资会比较容易。”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资本收紧本身也是好事,在资本的淘汰作用下,只有经得起“冬季”的项目才是真正的创新创业。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举例说,“群英会”创业公益项目去年开放报名有1400余个项目参与,今年则达到2200多个,难见“寒冬”景象。
李开复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互联网创业融资或将再次迎来“春天”。
机进人退?
“我们想得太多了。”李开复说,不能否认,未来五年会有更多涉及人工智能的技术诞生。但人工智能远没有达到可以“欺骗”“操纵”人类的阶段。人类有很多信息,如语言中的双关语、反讽等,以及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等机器均难以分析。所以,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平台”短时难以成型。
李开复说,短期来看机器及人工智能的到来,并不会带来“消灭人类”的后果,但会替代部分工作机会。例如,财务、助理、记者等岗位会将被部分取代。这方面仍存在大量创新空间。
VR、AR爆发?
创投圈创始人李晓宁说,当前国内许多企业均涉足“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领域,这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亮点。但围绕这些技术,新的机会或许会存在于“虚拟现实内容制作”等方面,如何用技术创新实现传统内容的“VR”呈现将是未来投资热点。
李开复认为,中国的VR、AR技术与欧美市场维持3年左右的技术差距。但随着创新加速,VR预计未来几年将改变很多行业,尤其在游戏、娱乐等领域可大有作为,而AR将更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培训等领域。这其中,关键技术、设备的创新至关重要。
下个风口?
创业的下个风口在哪里?多位投资人认为,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企业互联网等将成为热点。
李开复说,以创新工场为例,近期投资项目更关注涉及文化娱乐消费、智能硬件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B2B商务领域业务、企业级互联网云应用等。
李晓宁则认为,投资人更多关注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如契合奥运等消费的体育领域产品创新项目,涉及消费升级的互联网金融、医疗,以及深度技术创新的硬件领域等,还有“算法”创新等“硬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