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当前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称“定向降准”)政策拓展至统一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对此,有市场观点认为这一举动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放水”。然而,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定向降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正向激励,从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定向降准本身并未传递所谓的“放水信号”。
货币释放相对有限
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宽松?既要看政策本身的内容,又要看实际释放的货币数量。
根据央行最新政策,凡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相关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下调1.5个百分点。其中,普惠金融领域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助学贷款等。
对于“此次定向降准将会带来近万亿元货币放水”的观点,多数机构并不认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定向降准一直都存在,这次虽然改变了一些标准,但标准并未大幅下降,其可以释放的流动性有限,因而绝非“大水漫灌”。国金证券则认为,本次定向降准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释放流动性,而是为了更加优化信贷结构,激励商业银行增加普惠金融贷款。具体来看,尽管定向降准可能增加流动性供给,但央行仍可通过其他渠道回收货币以保持流动性总体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定向降准的公布意味着在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短期内全面降准将不会出现。”董希淼说,此次定向降准是一种结构性的流动性调节,并不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转向。
优化结构用意明显
那么,定向降准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场化机制之下,大型商业银行往往缺乏对普惠金融客户的信贷投放动力。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专门发布行政命令;另一方面,仅仅依靠社会呼吁又很难起作用,这就需要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上更加细化,采取一定的鼓励引导措施。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对此次定向降准进行解读时强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此次政策强化了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优化信贷结构。该负责人同时透露,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经济稳定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结构性的问题需要用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定向降准虽然会有一定总量效果,但本质上依旧是一种结构性的货币政策。目前,定向降准考核及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已实施3年,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对前期考核办法的优化调整,旨在提高定向降准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有利于对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形成正向激励,引导资金投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支持实体主题不变
金融发展依靠实体,实体转型借力金融。事实上,实体经济转型在为金融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流动性处于‘紧平衡’状态,这是去杠杆的需要。但同时,流动性‘紧平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这其中,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普惠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这一结构性问题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格外关注。”曾刚说。
曾刚进一步指出,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覆盖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一方面将有利于缓解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将引导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加大普惠金融信贷投放,从而缓解普惠金融的融资问题。如此一来,既可以为去杠杆本身创造相应的货币环境,又可以避免去杠杆对小微企业、农村金融、创新创业、扶贫助学等信贷投放形成负面挤出。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的重点任务是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因此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更多结构性需求。而在根本上,中国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主题则始终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