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效标识新规倒逼用制造商“节水”

来源: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时间:2017-09-22 08:49:54 访问人数:1221

   近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了《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第6号令](以下简称《办法》),拟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作为用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办法》的实施将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所谓水效标识,指的是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用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

 

  《办法》规定,水效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中文名称“中国水效标识”;(二)英文名称“China Water Efficiency Label”;(三)生产者名称或者简称;(四)产品规格型号;(五)水效等级;(六)水效指标;(七)依据的水效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

(八)水效信息码。

 

  无疑,水效标识将为消费者呈现出完整的水效信息。

 

  专家表示,随着消费者节水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此举将更加便利地引导消费者选择高效节水产品。

 

  同时,消费者的选择也将成为用水产品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对于用水效率不高的企业而言,此举意味着落后产品将加速淘汰,企业竞争压力将加大。

 

  以坐便器为例,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将水效等级由原来的五级调整为三级。1级为节水先进值,是行业领跑水平;2级为节水评价值,是我国节水产品认证的起点水平;3级为水效限定值,是耗水产品的市场准入指标。其中最高等级的双冲坐便器全冲用水量从9升降到8升,标准同时还规定半冲平均用水量应不大于其全冲用水量最大限定值的70%。

 

  专家表示,该标准的实施将淘汰约20%落后产能。

 

  业内人士表示,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下,此举也将倒逼企业开发“节水”产品,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该人士表示,消费者的选择将激励制造商及时调整产品开发、生产和推广销售的计划,减少低效产品的生产,并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引进和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和产品,始终保持产品的优质高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水效标识制度的建立,逐步淘汰落后产品,有助于带动节水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用水产品生产企业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专家表示,总的来看,水效标识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消费者选择水效高的用水产品,促进企业生产优质的节水型产品,形成全社会的节水氛围,推动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

 

  发改委该负责人表示,实施水效标识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坐便器年产量超过4000万件,水嘴年产量达1.5亿件,洗衣机年产量约3200万台,滴灌带年产量达250亿米。据初步测算,水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每年将节水60亿立方米,折合水费超过120亿元。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编:430077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 鄂ICP备13003460号-3

打击非法集资
共创社会和谐
树立理财观念
警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