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应借助时机努力推动自身转型和创新,积极争搭互联网金融“快车”,这样才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在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之际,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加速向互联网金融转型。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给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几乎所有业态都带来不小的冲击。而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下,也正加速拥抱互联网,开拓新思维。
推互联网金融品牌
近两年来,各家银行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银行业正在被迫或主动地适应利润增长的“新步速”。
作为最早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传统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是首家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托管的银行,托管了目前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余额宝”;其推出的“薪金煲”理财被誉为“宝宝3.0时代标杆产品”,实现了货币基金理财消费线上线下无缝连接;中信还首家试水“网络贷款”,面向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商户推出“POS网贷”; 同时,还在业内首推“公积金缴存人网络信用消费贷款”等创新业务。
事实上,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互联网+”被视为提振经济新亮点的情况下,不少老牌银行都踏上了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截至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把互联网金融提升到了战略地位。其中工行在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
日前,工商银行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升级发展战略,宣布构筑起以“三平台、一中心”为主体,覆盖和贯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生活的互联网金融整体架构,以大银行的新业态、新生态为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增添新动力。
据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介绍,对大企业、大项目融资和复杂的、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部分中小企业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工商银行将主要依靠专业化融资经理团队来服务,通过专业经验和专业人才把控信贷风险。对那些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信息对称,适合标准化的信贷服务,则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建立风险控制模型,完善产品和流程,实现线上自助操作、业务自动处理、风险精准监控。
中科金财董事长朱烨表示,中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流趋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延伸,在可见的未来,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银行。实现资产证券化之后,互联网银行将会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特色。
“商业银行拥抱互联网一方面给自身转型找到一个突破口, 另一方面也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优惠。”银行业分析师张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前,个人或小企业主找银行借钱很麻烦,层层审核、处处设卡。随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消费金融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确实,如今,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家居装修,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从广发银行的“E秒贷”,到平安普惠的“刷脸”贷,现在客户在乎的不是谁能提供贷款,而是谁能提供方便、迅速、价格又便宜的贷款。
移动金融业务亮眼
从目前银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互联网金融”正从概念成为现实,并且正在加快进入、改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去银行办理业务,最麻烦的事就是排队。杨凡在上海一家民企做财务工作,经常需要去银行办理业务。杨凡表示,以前去办理业务时,需要大半天的时间,真正办理业务不需要多久,关键是排队要花很长时间。而现在通过手机银行APP的预约排号功能,他可以随时查询银行网点的排队情况,并选择一家等候人数少的网点预约排号,“现在办业务不用去现场等候排队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个人财务状况复杂化,更多APP日益受到人们青睐。赵小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工资卡、储蓄卡、信用卡都装在了手机里。”赵小姐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以前都是父母排队交水电费,如今每月的费用全从自己的卡里代扣。 “现在,微信、支付宝等多个运营商都推出了不同主题的功能模块,显示出移动金融领域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一家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APP客户端对于银行最核心的价值是起到一个基础数据收集的作用,为以后挖掘数据、服务客户做铺垫。而且,银行APP客户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方面的效果也已经开始显现。
确实,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与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和净利润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别是手机银行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半年报中颇为耀眼。
半年报显示,绝大多数上市银行移动金融业务延续可喜发展态势。手机银行客户数继续快速增长,多数银行都达到新增百万以上客户数的量级;交易金额和笔数增幅更为明显,半年有6家交易金额破万亿元;建行、农行、工行、招行、民生的交易笔数均超一亿笔,其中民生银行户均交易金额逾17万元,处于同业领先位置。
由于直面激烈的互联网企业竞争,手机银行已成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中创新需求最急迫、创新实践最前沿、创新成果最显著的领域。从半年报看,各行都积极开展了大量差异化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尝试,新增和扩展的金融服务不少都直接与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增加客户黏性和获客方面的效果明显。
如建行新增 e 账户和“银证 e 路通”功能方便股民账户资金流转,招行实现Apple Watch消息推送迎合科技达人需要,民生银行在手机银行上推出借记卡在线预约办理、代发工资、医疗挂号等新功能和服务。
不难看出,各家商业银行围绕手机入口,重点打造手机银行平台的移动金融战略已初见成效,未来其将承担起银行更多的服务职能和创新尝试,有望成为拉动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除此之外,兴业银行推出的首款可穿戴智能支付产品也很受欢迎。相比传统银行卡或手机,手环更加便携,无论是在商场、地铁站、便利店里,只要佩戴着这款移动支付手环,在带有银联“闪付(QuickPass)”标识的POS机或终端上轻松一挥即可完成支付,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构建新金融生态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中国的金融行业长期存在着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社会的金融供给不足,社会融资相对单一;另一方面,社会的金融需求旺盛,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服务长期得不到满足,获取服务的门槛高,成本相对高。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和个人的信息不对称”,百度事业部总经理杨进表示,“我认为这其实是由于传统金融与各个行业相对独立的运行,金融服务游离于行业之外,对于企业和用户无法低成本高效地进行需求洞察和评估。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非常快地发展就得益于它融于生态中间,它深度了解企业和用户,成为生态中的一环,在了解企业和用户的情况下发展金融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银行经营每况愈下,与其落后的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无关系。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应借助时机努力推动自身转型和创新,积极争搭互联网金融“快车”,这样才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因此,银行除了自身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还积极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平台展开合作。如此前,中行、招行、建行等与阿里巴巴展开深度合作,为中小企业启动基于网商信用的无抵押贷款计划。这是银行基于阿里巴巴平台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给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的首次尝试。
蚂蚁金服近日宣布,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将在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升级。而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目前已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展合作。
“未来互联网金融的主流应该是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以及BAT等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化。而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不仅共建新金融的生态系统,更促进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稳健发展。”张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