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这一倡导政府与市场携手合作的创新模式,是继一系列减税清费政策之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又一有力举措。此次会议释放的信号表明,“市场化操作”无疑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一大亮点。
会议明确,基金原则上采取有限合伙制,其募资、设立、管理、收益分配、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场化原则操作。通过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适当让利等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活力。在此之前,很多扶持基金都是企业通过向政府申报项目来获得资金,此次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操作模式,充分体现出中央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及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等原则,确保社会资本参与能受益,另一方面,让更多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获得定向支持。
不仅如此,这一模式还将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让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更加精准,凸显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一旦发展起来,利润的增长以及增加就业的连锁反应,都将展现出这一创新机制不断扩大的联动效益,比单纯为企业减税或提供“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资金的效果更为明显。
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这些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在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不健全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为此,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资金需求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
今年进入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致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而在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五个方面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设立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今后中小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从上述意义来说,今后支持企业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先给各部门分钱,再让各地方“跑部”。那样的方式效率低不说,一定程度还会滋生腐败和寻租空间。李总理说,“我们必须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基金。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引导实体基金投向成长型中小企业。”对此,他鼓励有关部门,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投入,在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体现了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作用的原则。在该基金运作的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必须牢记李总理的“提醒”,并切实执行到位,才能保障基金的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