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从武汉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武汉助4.3万户市场主体合规修复信用,轻装上阵。
光谷某企业因年报公示信息有误,被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经营异常记录。3年来,该记录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了诸多影响,在项目招投标、荣誉评选等方面屡屡受限。
去年底,省市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试点。该区监管人员上门评估并帮助企业完善合规条款,达到了信用修复条件。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支持下,今年5月,该企业最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停止公示经营异常记录。信用修复后,企业得以顺利参与招投标,拿到1000万元新订单。
今年以来,武汉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据调查分析,该市市场主体失信行为主要包括: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年报公示,企业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公示隐瞒真实信息等等。
对因疫情导致年报异常的个体工商户,对过去没有而目前已依法办理经营场所变更登记的,该市简化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状态)提交材料和流程,引导“容缺”修复。对企业非主观故意造成部分公示信息有轻微差错情形,且符合相应条件的,由企业书面申请,实行企业公示信息轻微差错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容错”修复。同时,该市推动信用约束重心从侧重事后列入异常向事前教育引导,提高市场主体对信用提升的认知度,预防失信行为发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共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3967户,并获得合规信用修复,同比提升35.9%。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应通过失信修复给企业‘知错就改’的机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认为,武汉这一举措有利于信用的警示与激励效应共同释放,整体提升市场主体信用合规水平。(刘畅、吴波、杨腾飞)